【專科門診】醫管局料專科輪候時間疫後現反彈 推3大招縮短輪候時間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6/17 07:01

分享:

分享:

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(質素及標準)劉家獻。(郭詩詩攝)

公院專科門診輪候長,醫管局去年推三大措施改善,包括設綜合診所分流病人,加強公私營協作,將部分專科病人分流至基層醫療,及加快篩走康復個案。當局稱今波疫情高峰,部分專科輪候時間明顯減少,惟料疫後將現反彈,盼措施可縮短輪候時間。病人組織相信措施需要一段時間才見成效。

根據醫管局專科門診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3月31日,各大聯網8大專科的穩定新症輪候時間,以九龍西眼科輪候時間最長,需等164星期,即3年2個月;其次為港島西內科,亦需等逾2年半時間,即138星期才見醫生。

醫管局於去年第四季起引入多項措施,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,除增加醫護人手及加大診症量外,亦推以醫生主導的跨專業團隊綜合診所,穩定新症病人於輪候期間,先由護士及專職醫療初步評估,有需要才轉介醫生。

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解釋,現時有逾100間綜合診所,覆蓋19個專科病症,包括風濕科、耳鼻喉科、泌尿外科等;以耳鼻喉科為例,新症輪候的病人可選擇到綜合診所,輪候診症時間就可由1年半縮短至半年。

劉家獻又指,部分家庭醫學專科門診病人,覆診時或出現其他症狀,現時或會轉介到另一專科跟進,因而令另一專科輪候時間加長;局方亦設立會診平台,聯同專科醫生為病人診症及檢查等,加強家庭醫學專科門診處理各類病症的能力,減少不必要轉介到另一專科的情況。

當局亦去年亦擴大公私營協作計劃,引入「共同醫治模式」,將骨科及內科穩定病人,轉到私營基層醫療處理,至今已有逾500名病人參與,今年第二季更已擴展至精神科,病人如有需要時亦可安排返回公院接受治療。

劉家獻直言有關措施推出後,部分專科新症輪候時間明顯減少,而今年2至3月更見進一步縮短,料與疫情高峰有關;惟相信現時疫情緩和,輪候時間將反彈,當局會繼續改善專科門診服務及輪候時間,今年第四季亦將綜合診所新症輪候時間,納入專科門診輪候時間,反映更真實情況。

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相信,措施有一定作用,但需時才可反映成效;他亦預計疫情緩和後,輪候時間會回升至疫情前數據,但日後會否再下跌至第五波疫情的較低水平,就要視乎人口老年化、長期病患的數目、醫護人手等。

最新熱門影片:【TOPick診症室】飲水都易肥易水腫? 中醫師拆解易肥體質問題

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:https://bit.ly/3xdMkJc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

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郭詩詩